導讀:“雙碳”目標下,企業需要依托能耗精細化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此提升ESG系數,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與聲譽,提升企業投資價值及競爭力。
物流巨頭開始卷ESG了
作為席卷全球的新概念,ESG近來真的火爆了整個行業圈。隨著政策強制要求各大公司披露ESG,特別是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要求在2023年實現相關專項報告的“全覆蓋”,更是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崗位需求。
無論是科技企業還是金融、互聯網、環保、咨詢、法律、建筑、化工、財會審計等,各個行業都在加緊布局ESG。
當下,ESG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就業風口。各大企業紛紛披露了獨立的ESG報告,不斷加大對ESG研究的投入,跟ESG相關的職位有從ESG 副主任、專家、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政策研究到可持續發展經理、公共事務專家、循環性資深專家。查看招聘網站,ESG相關崗位的薪資整體也是偏高的。
ESG信息披露的市場潛能是巨大的,并且ESG報告需要每年主動披露,有著非常高的市場穩定性和連續性。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5300余家上市公司,各板塊的ESG信息披露率為:上交所主板52.2%;深交所主板37.5%;科創板28.5%;創業板19.2%。
從披露率的變化趨勢來看,各板塊的上市公司ESG獨立報告披露率都呈現上升趨勢,但相對于國際的ESG披露水平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相關資料顯示,全球 N100與 G250 企業EGS 信息披露率逐年呈現上漲,且截至目前G250 企業的ESG信息披露率已接近 100%。
近年來,我國物流領域ESG持續高速發展
盡管ESG在中國大陸的發展起步較晚,但在“雙碳”目標、“十四五”規劃及綠色物流政策政策的助力和推動下,我國ESG領域在近年來持續高速發展。
根據《中國物流行業ESG發展報告》顯示,物流行業ESG 報告披露率逐年上漲,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末,2020 至 2022 年度A股上市公司中,物流行業的 194 家企業披露的 ESG 報告數量分別為 80、89、106 份,披露率分別 41%、46%、55%。盡管 ESG 理念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從近三年物流行業 ESG 報告的披露情況來看,物流企業披露 ESG 報告的比例呈穩步上升的趨勢。
卷生卷死,物流巨頭開始卷ESG了
發展綠色物流離不開數字化的支持,例如借助IoT技術監測貨物位置和狀態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預測擁堵和延誤情況,優化路線規劃和配送計劃,機器人技術有助于提高倉儲和裝卸效率。通過將不同的前沿技術進行有機結合,物流企業可以優化配送資源的使用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溫室氣體排放。
事實上,除了在國家層面上對綠色物流的推廣和實踐,企業層面上的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評價體系也開始將“綠色物流”納入考量。眾多物流地產企業已經開始融入ESG理念,并付諸行動。以下將梳理部分物流相關行業的企業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來實現ESG目標。
在物流行業ESG“脫實向虛”的大背景下,ESG逐漸從企業被迫“賠本賺吆喝”的工具,變為了如今各家企業都想要主動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快遞公司也不例外。
寫在最后
“雙碳”目標下,企業需要依托能耗精細化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此提升ESG系數,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與聲譽,提升企業投資價值及競爭力。隨著5G、AI、IoT等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也步入了快車道,物聯網技術為企業低碳轉型和ESG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