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空間激光通信技術在商業和科研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近日,北京極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星通”)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的A++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吸引北京市級引導基金——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彬復資本、光谷金控等新股東的加入,還有雅榕創投、長江資本等多家老股東的持續加碼,本輪資金將重點用于公司規模化產能提升、下一代激光通信終端研發及核心技術團隊擴張上。
極光星通成立于2020年,短短五年期間已完成了4輪融資,并在去年完成A+輪的數億元融資后,半年時間里再次成功獲得大規模融資,展現了資本市場對于極光星通的高度認可。
據悉,極光星通的核心團隊來自于中國科學院、航天科技集團及華為、中興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擁有深厚的空間光通信技術背景,其研制的星間激光通信相關產品與系統級解決方案在國內多個衛星星座建設中取得應用。
同時,還中標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成為某特種星座、國網某星座、多家商業低軌衛星星座,系多家央企的核心供應商,實現年產100臺多種型號規格的激光通信載荷產品。
多年深耕空間激光通信領域
空間激光通信技術,以其超高帶寬、超高速率、高安全性、強抗干擾能力等獨特優勢,成為構建下一代空間信息網絡的基石,是實現全球無縫覆蓋、實時互聯的關鍵。
極光星通的產品覆蓋星間同軌、異軌組網、星地高速數傳以及臨近空間平臺通信等場景,成為構建大規模衛星星座必要的基礎設備。
極光雙星發射
去年,通過谷神星一號遙十二運載火箭成功將“極光星座01星(復旦信息星)、02 星(上海電機學院一號)”激光通信試驗遙感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據介紹,衛星搭載自主研制的激光通信終端,在軌期間將開展星間激光通信載荷在軌標校、快速捕獲建鏈、日凌自主規避、斷鏈自主恢復、長時建鏈保持等技術驗證,完成從300km至4000km不同星間距下最高2.5Gbps速率通信,構建“激光通信在軌實驗平臺”,實現衛星間業務數據高速穩定傳輸,建立衛星間激光通信的鏈路。
后續,將陸續開展100G以上通信測試,以及跨軌道間、跨不同軌道高度等需求的試驗。
超高速激光通信數據傳輸試驗
而在今年3月傳來消息,極光星通利用“光傳01/02試驗星”成功完成了國內首次在軌星間速率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數據傳輸試驗。此次試驗采用極光星通自主研制的LT-II型激光通信終端,兼容相干、非相干通信體制,支持10Gbps、100Gbps、400Gbps多檔通信速率。在速率上不僅刷新了國內紀錄,更是達到了國際同期領先水平。
更是在5月11日再次迎來突破,“極光星座”01星、02星在軌道高度530公里、星間距離5100公里的極限條件下,實現連續1小時48分36秒的穩定激光通信,連續1整軌通信,0誤碼率。
下一步雙星將繼續拉距,嘗試激光光束穿越對流層開展激光通信的在軌試驗。
新一輪技術革命
2025年,光通信技術站在了新一輪技術革命潮頭。
今年Q1季度,根據Dell'Oro Group最新發布的報告,全球微波傳輸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強勁同比增長,微波傳輸設備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
相比微波通信,空間激光通信無頻段限制、傳輸帶寬高、抗干擾能力強、安全性高、費效比高等突出優勢,將在星、空、地等多層空間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
特別是在近年,低軌衛星星座的爆發式增長使得空間激光通信技術成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