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
證監會披露平臺顯示,近日,中電防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防務)在江蘇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中金公司。
曾被譽為“新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
中電防務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4億元,是一家專注于軍用通信和電子對抗技術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李韌之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司曾用名為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一四廠),其歷史可追溯至1936年創建的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一度被譽為“新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國營第七一四廠誕生了中國第一臺全國產化收音機、熊貓牌黑白電視機,后變身中國電子熊貓集團。
中電防務核心業務聚焦于軍用通信系統和電子對抗技術的研發與生產。主要產品包括:軍用通信系統、電子對抗與頻譜戰裝備、無人作戰平臺與智能裝備以及集成電路與配套設備。
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中電防務科研核心能力覆蓋短波通信、衛星通信、超短波通信、偵查預管、電子干擾、反輻射導引頭、無人作戰、電磁頻諧戰、智能裝備等領域。擁有完整的軍用通信和電子對抗研發設計和產品生產鏈,具備從事科研生產業務相應的資質和許可。
中電防務是我國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短波通信、衛星通信、電子對抗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是制定我國衛星短波通信技術體制的奉頭單位,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產品在各軍兵種得到全面應用。
中電熊貓控股,國資委實控
2023年,中電防務啟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改前,中電防務由南京中電熊貓全資持股。南京中電熊貓是由南京新工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的企業。
據混改項目披露,中電防務2022年資產總計168.17億元,營收41.88億元,凈利潤3.02億元。
圖源: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
開啟混改后,中電防務于2024年獲多家產業基金加碼助力,引入了中電智慧基金、中國電子、航天投資、大灣區基金、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國新基金、中兵投資等多家機構投資。
最新顯示,目前中電防務控股股東仍為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后者直接持有中電防務69.9851%的股份。而企查查則更進一步顯示,中電防務的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與南京熊貓多有經營性往來
值得注意的是,中電防務與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京熊貓)也多有經營性往來。據南京熊貓2024年年報,其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前五名中,中電防務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位列第二名,約為1.84億元。
南京熊貓(600775.SH)是南京中電熊貓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最新市值為90.01億元。不僅如此,熊貓漢達執行董事、中電防務副總經理劉劍鋒還同時擔任了南京熊貓非執行董事。
2024年7月,南京熊貓曾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向關聯方轉讓21項共有專利的專利權權益份額》的議案。根據協議,公司及子公司將共有專利的專利權權益全部轉讓給中電防務或熊貓漢達,涉及的專利共21項,收取轉讓費253.59萬元,另外,公司還向中電防務收取技術管理服務費85.71萬元。